液相色谱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离分析技术,使用时在仪器、流动相、样品等方面有以下注意点:
仪器方面
泵:使用前要确保泵的密封良好,避免漏液。定期检查泵的压力和流量稳定性,如发现压力异常升高或降低,可能是管路堵塞或泄漏,要及时排查。
进样器:进样前要确保进样针干净且无堵塞,进样量要准确,避免因进样误差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自动进样器要定期检查其机械动作是否准确,防止出现进样故障。
色谱柱: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目的确定柱型、粒径、长度等参数。新柱使用前要按照说明书进行活化处理。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柱温,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影响分离效果和柱寿命。同时,要防止色谱柱受到机械碰撞和剧烈震动,以免柱内填料受损。
检测器: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检测器,如紫外 - 可见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等。使用前要对检测器进行校准和基线调整,确保检测信号准确稳定。定期清洁检测器的流通池,防止污染物积累影响检测灵敏度。
流动相方面
选择:根据样品的极性、溶解性等性质选择合适的流动相。常见的流动相有甲醇、乙腈、水等,以及它们的混合溶液。同时,可根据需要添加缓冲盐、离子对试剂等,以改善分离效果。
过滤和脱气:流动相在使用前必须经过过滤,以去除其中的微小颗粒杂质,防止堵塞色谱柱和仪器管路。常用的过滤方法是使用 0.45μm 或 0.22μm 的滤膜过滤。此外,流动相还需要进行脱气处理,以去除其中溶解的气体,如氧气、氮气等,防止在色谱柱中产生气泡,影响分离效果和检测信号。
防止变质:配制好的流动相应及时使用,避免长时间放置导致变质或微生物滋生。对于含有缓冲盐的流动相,更要注意其保质期和稳定性,使用后要及时清洗管路和色谱柱,防止盐析结晶。
样品方面
预处理:样品在进样前要进行预处理,包括过滤、离心、萃取等操作,以去除样品中的杂质、悬浮物和干扰物质,避免对色谱柱和仪器造成污染和损害。同时,要确保样品的浓度在检测器的线性响应范围内,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溶解性:样品要完全溶解在流动相中,避免出现沉淀或浑浊现象。如果样品溶解性不好,可尝试更换溶剂或采用超声、加热等方法促进溶解,但要注意避免样品在处理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或降解。
操作过程方面
系统平衡:在进样分析前,要确保液相色谱系统达到平衡状态,包括流动相的流速稳定、柱温稳定、检测器基线稳定等。一般需要让流动相在系统中流动一段时间,直到各项参数稳定后再进样。
进样操作:手动进样时要注意进样速度和进样量的准确性,避免因进样速度过快或过慢导致峰形展宽或变形。自动进样器要按照仪器操作说明书进行设置和操作,确保进样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数据记录和处理:及时记录色谱图和相关分析数据,包括保留时间、峰面积、峰高、分离度等参数。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要根据分析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如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等,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维护保养方面
定期清洗:定期清洗仪器的各个部件,如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等,去除残留的样品和杂质。清洗方法要根据不同部件的材质和污染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清洗程序。
更换部件:根据仪器的使用情况和部件的使用寿命,及时更换磨损或老化的部件,如泵的密封圈、进样针、色谱柱等,以保证仪器的性能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仪器存放:仪器长时间不用时,要进行适当的保养和存放。一般要将色谱柱取下,用合适的溶剂封存,防止柱内填料干涸或变质。仪器主机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灰尘和湿气进入,可定期开机预热,防止电子元件受潮损坏。
液相色谱仪安装环境应尽量安装于水平、远离振动、电磁干扰的屋内的台面上,有条件的话尽量将液相数据处理系统分隔开,一个是防止色谱基线噪音偏大,基线不稳等,一个是为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免责声明:本平台文章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转载文章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作删除处理以保证您的权益!
BAHENS仪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