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小时服务热线(业务咨询):400-099-6011

产品应用常识

首页 > 技术及应用 > 产品应用常识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的原理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的原理

提供 来源:      日期:2025年04月09日
分享到: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 - OES)的原理主要涉及样品的蒸发、原子化、激发和光谱检测等过程,具体如下:

样品引入:样品通常以溶液的形式通过雾化器被转化为细小的气溶胶颗粒,然后被载气带入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光源中。

 

等离子体产生:ICP 光源是通过高频发生器产生的高频电磁场,使工作气体(通常为氩气)电离并形成等离子体。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氩气中的自由电子被加速,与氩原子碰撞,使氩原子电离,产生大量的离子和电子,形成高温、高能量的等离子体炬。

 

蒸发、原子化与激发:

 

蒸发:当样品气溶胶进入等离子体炬后,首先被高温加热,溶剂迅速蒸发,样品中的固体颗粒被干燥。

 

原子化:干燥后的样品颗粒进一步被加热,发生热解离,使化合物中的原子转化为气态原子。

 

激发:气态原子继续吸收等离子体的能量,其外层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电子是不稳定的,会迅速跃迁回基态或较低能级,同时以光的形式释放出多余的能量,产生特定波长的光谱线。

 

光谱检测: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电子结构,因此其激发态与基态之间的能量差也不同,产生的光谱线波长也各不相同。通过使用分光系统将复合光分解为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并利用检测器检测这些单色光的强度,就可以得到样品中各种元素的发射光谱。根据光谱线的波长可以确定样品中存在的元素种类,而光谱线的强度则与样品中该元素的含量成正比。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的光谱进行比较,就可以定量分析样品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免责声明:本平台文章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转载文章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作删除处理以保证您的权益!

BAHENS仪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0 BaHens(CHINA) INSTRUMENT CO.,LTD 沪ICP备10009833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