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纺织品发展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有考古资料表明,从原始社会开始就已经有了丝织业,到西周时期,随着纺织技术以及染色技术的不断提高,开始形成中国传统的“赤、青、黄、黑、白”五色体系。这些纺织品主要是通过天然染料进行染色的。想要了解纺织品中使用的染料种类,就需要借助一定的科技手段,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岛津LC-MS/MS结合古代常用染料数据库,对古代纺织品中的植物染料成分进行快速分析,使用该方法在某唐代出土的织物中,检测出靛蓝染料。此外,在新疆、青海等地出土的文物样本中检测到小檗碱、靛玉红、茜素、羟基茜草素等多种染料。
从史前时期到19世纪后期,天然染料一直是用于纺织品着色的主要原料。天然染料分为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其中植物染料使用较多。古代先民常从植物的花、草、树木、茎、叶、果实、种子、皮、根提取色素, 通过一定的染色工艺可以将其中的色素成分固定在纺织品上,从而染出不同的颜色。在近代考古学中,通过对染料成分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纺织品使用的染料品种,从而推测生产的年代和地区,进而为我们深入了解古代文化的历史与传播提供帮助。
织物染料分析方法
古代经常被用来当做染色的植物包括茜草、苏木、蓼蓝、黄檗等,这些植物含有的天然染料成分主要包括蒽醌、黄酮等化合物。现代检测这类成分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色谱法、光谱法以及质谱法。
古代纺织品染料常用分析方法
与传统检测器相比,质谱检测器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优势,因此被越来越多的使用到古代染料检测中。
岛津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LCMS-8045)
岛津古代常用染料数据库介绍
使用岛津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LCMS-8045)建立了古代常用植物染料数据库,目前该数据库已收纳30种古代染料化合物,该数据库包含化合物中英文名称、CAS号、分子量、分子式以及质谱碎片等信息,采用该数据库可以对古纺织物中植物染料成分进行快速筛查。
古代染料数据库截图
实际样品检测
样品前处理
文物样品显微照片和采样位置
检测结果
使用数据库中的染料信息,对某纺织品文物样本进行检测,通过二级谱库信息搜索,发现目标物和数据库中的靛蓝染料信息高度匹配,因此推测该纺织品样品中可能含有靛蓝染料。我们采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了新疆、青海等地出土的文物,在这些样本中检测到小檗碱、靛玉红、茜素、羟基茜草素等多种染料。
文物样品搜库结果
对古代纺织品文物植物染料种类的鉴定是科技考古工作的重点。岛津植物染料数据库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筛查古纺织物中植物染料成分。了解了文物染料的种类和来源,对于历史文物的修复和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历史传播以及染色工艺。
此文章来源:岛津中国,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与我司联系,我司将第 一时间处理,谢谢!
岛津中国创新中心与客户合作,采用岛津二维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2D LCMS-QTOF)对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的未知杂质进行结构鉴定。
在食品中,乳制品、饲料、婴幼儿辅食、保健品等均需要对维生素ADE进行检测,但若实现经济有效测定,存在相当的困难。
BCEIA 2023开幕日9月6日下午,Antpedia 隆重举行"ANTOP2023"第二期颁奖典礼。岛津四款产品荣获2023ANTOP奖。
生态环境部于2022年12月29日发布了《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该清单已于2023年3月1日起实施,14种新污染物纳入到管控清单范围内,标志着新污染物的治理不仅是科研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如今更是提升到了“国策”的高度。
大家好!“我”是超临界流体色谱,英文名为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昵称SFC。“我”与传统的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有着很大的不同,因为“我”既能分析气相色谱难以分析的高沸点、低挥发性样品,又比高效液相色谱具有更快的分析速度和分离度。
BAHENS仪器微信公众号